又一年过去,台铁改革的列车还停留在原地

 人参与 | 时间:2025-07-06 14:09:22

今天是又年原地台铁“太鲁阁号”列车出轨事故一周年,关于这场事故遇难者家属的过去改革赔偿方案时至今日依旧悬而未决。而喊了几十年的台铁停留台铁改革,也依旧停留在原地,车还没有丝毫实质性进展。又年原地

资料图:台铁“太鲁阁号”事故出轨列车

台铁改革迟无进展 内部议论纷纷

2021年4月2日,过去改革台铁408次“太鲁阁号”列车行驶至花莲大清水隧道前,台铁停留与滑落至轨道上的车还工程车相撞,事故造成49人死亡213人轻重伤,又年原地创下台湾铁路史上死亡人数第二多的过去改革纪录,也是台铁停留蔡英文2016年上台以来发生的第二起铁路严重事故。连续重大伤亡激起岛内舆论强烈不满,车还而直到近日,又年原地民进党当局才姗姗来迟地将台铁“公司化”改革提上日程,过去改革联想到年底马上到来的台铁停留选举,不禁让人怀疑这是否又是民进党打着改革旗号的选举操作。

台铁“太鲁阁号”事故家属表达不满(图片来源:台媒)

有台铁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目前的台铁改革草案徒有“公司化”精神,对于民众更关心的安全问题则着墨不多,有应付民怨之嫌。据他观察目前台铁内部各种流言很多,未来的改革充满不确定性,台铁员工大多处于观望状态,显示这次改革在台铁内部依然缺乏整体共识。

台铁内外交困的局面

台铁列车进站(图片来源:台媒)

几十年来,相对低廉的票价加上车站往往地处城市中心,铁路成为台湾民众中长距离通勤的主要选择。近年来,事故频发和长期亏损使得台铁不得不迈开艰难的改革步伐,那么台铁亏损和事故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台铁的亏损问题其实是岛内公营事业面临困境的缩影之一。举例来说,台铁保持了近27年冻涨票价的纪录,这样的票价让台铁开一次赔一次。然而搭乘铁路的族群包含了大量学生和低收入群体,人数众多,在台湾的选举文化之下没有任何一个政治人物敢冒失去选票的风险提出涨价,这才是台铁近27年来票价冻涨背后不能说的秘密。

台铁的困境还可以从组织的角度进行观察,台铁是台“行政院”下辖的三级机关,属于典型的基层执行部门,主管人员都是行政指派,往往没有真正的专业背景。台铁公司一方面要听命于非专业官僚,另一方面又要配合民进党大搞“政治秀”。一旦遇到投票、选举的日子,这些民进党指派的非专业官僚就会施压加开班次,甚至票价打折,这都是为了催出更多南部的“绿色选票”,完全是政治考量。台铁在超负荷运转的情况下事故发生概率自然升高。

台铁想要改革不容易

正在工作的台铁员工(图片来源:台媒)

台铁想改革得先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争议最多的就是对台铁庞大的资产与负债的处理。根据2021年财报,台铁总资产高达8481亿元新台币,不动产等固定资产占比达到96%,主要是各地车站周边的黄金地段土地,总负债则达到4208亿元新台币。“公司化”后这些负债该如何处置?台铁的优质资产是否会被民进党政客以“偿还负债”的名义贱卖给特定财团?这些都被岛内舆论质疑。毕竟陈水扁任内大搞“金融改革”的斑斑劣迹还历历在目,所谓改革恐怕又会沦为民进党政客政治斗争、培植党羽的闹剧。

另外,目前台铁约有一万六千多名员工和退休人员,未来这些人的权益该如何保障?这些台铁人大多有岛内公务员的编制,从传统政治光谱上来说是偏向蓝营的支持者。民进党会不会像军公教“年金改革”一样,仅凭改革的美丽口号就牺牲这些人一辈子的努力,甚至动用“网军”污名化他们?这也是目前台铁内部员工最为关注的焦点。

台铁伴随着一代代台湾人的成长,早已成为台湾人记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今台铁也到了必须下决心改革的境地,若是改革最终沦为民进党官商勾结、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对于所有台湾民众而言都是一大损失。

顶: 81踩: 85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