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6月份金融数据强劲增长 信贷结构明显改善!

6月份金融数据强劲增长 信贷结构明显改善

时间:2025-07-09 18:26:15 来源:说长道短网 作者:休闲 阅读:208次

来源:金融时报

人民银行7月11日发布的月份最新金融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3.68万亿元,金融结构同比多增9192亿元。数据上半年,强劲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1万亿元,增长比上年同期多3.2万亿元。信贷6月末,明显广义货币(M2)同比增速为11.4%,改善增速比上月末高0.3个百分点,月份创下近6年以来最高。金融结构

对于6月末M2同比增速高位上行,数据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强劲主要原因是增长当月贷款多增推高存款派生,以及财政支出力度较大。信贷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也表示,明显经济活动回暖、实际贷款利率下降,带动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回暖,货币创造活跃提升。在经济修复、企业生产和投资活动增加、楼市有所回暖的背景下,狭义货币(M1)同比增速较上月末加快1.2个百分点至5.8%。

从6月单月情况看,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81万亿元,同比多增6867亿元;6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5.1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1.47万亿元。

6月信贷、社融大幅冲高,远超市场预期。王青表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6月宏观经济修复势头进一步增强,房地产市场有所回暖,带动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回升;二是国务院一揽子稳经济措施加速落地,政策性金融稳增长进一步发力,助推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大幅多增;三是6月专项债发行迎来历史高峰。

“6月金融数据的另一个主要特征是结构也有明显改善,具体表现在企业和居民中长期贷款占比回升,票据冲量现象缓解。这表明,伴随经济转入修复过程,银行风险偏好改善,向实体经济提供中长期贷款的意愿有所提升。”王青表示,在政策发力和疫情缓和共同作用下,6月信贷、社融及M2增速都在上扬,这将为下半年经济较快修复奠定坚实基础。

企业和居民中长期贷款环比均多增

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81万亿元,环比多增9200亿元,同比多增6867亿元,带动月末各项贷款余额增速较上月末加快0.2个百分点至11.2%。

受季末冲量影响,6月贷款环比多增属季节性现象,但从同比来看,多增近7000亿元,并创下历史同期最高新增规模。王青表示,这表明在近期监管层反复要求“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背景下,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的总量功能正在充分发挥。

从企业贷款看,6月企业中长期贷款环比多增8946亿元,同比逆转上月少增局面,大幅多增6130亿元。周茂华表示,企业中长期贷款明显增加反映企业信心在加快回暖。主要原因是国内疫情受控,及时疏通物流、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为企业复工复产创造条件;一系列保供稳价、减税降费、金融支持政策有效降低了企业负担。

王青进一步表示,这一方面受益于政策面鼓励银行加大对企业中长期贷款投放力度,更为重要的是,以政策性银行调增8000亿元信贷额度为代表,金融对基建投资的支持力度明显加大,配套融资需求相应增加;同时,伴随经济转入修复过程,制造业投资也会保持较快增长,实体经济中长期贷款需求增加。

居民贷款方面,6月以消费贷和经营贷为主的居民短贷同比多增782亿元,多增规模较上月进一步扩大。周茂华表示,6月居民短期新增贷款同比多增,反映居民生活加快恢复,带动消费需求明显回暖。

居民中长期新增贷款则由5月的1047亿元大幅反弹至6月的4167亿元,同比虽继续少增,但少增幅度较上月大幅收敛。周茂华对此表示,这显示楼市在稳步回暖,带动居民中长期贷款明显回暖。王青表示,这背后的主要原因是,前期以房贷利率“双降”为代表的各项稳楼市政策叠加效应显现,加之疫情防控期间积压的需求释放,以及半年末房企加速推盘冲业绩等因素带动楼市边际回暖。

三大因素拉动社融强劲反弹

6月新增社融5.17万亿元,环比多增2.38万亿元,同比多增1.47万亿元,提振月末社融存量同比增速较上月末加快0.3个百分点至10.8%,为去年下半年以来最快增速。

对于6月社融强劲反弹,周茂华表示,主要受实体经济信贷需求回暖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放量推动。一方面,经济活动稳步回暖,带动信贷融资需求回暖;另一方面,专项债发行量大,反映宏观政策加大跨周期、逆周期调节力度。

其中,专项债方面,由于财政部要求今年新增专项债须于6月底前“基本发完”,6月新增专项债发行量突破万亿元,带动当月政府债券融资环比多增5602亿元,同比多增8676亿元。

另外,王青还表示,表外票据融资也是6月社融反弹的拉动项之一。6月企业以商业票据应对往来款项支付的规模依然很高,表明疫情冲击后企业现金流仍然较为吃紧,加之当月票据利率走高,贴现量增幅不及开票量,共同带动新增表外票据融资回正,环比多增2133亿元,同比多增1286亿元。

(责任编辑:休闲)

相关内容
  • “贷款中介”出没!官方提醒:认清违规转贷隐藏风险
  • 化肥贸易商:钾肥价格创2008年以来新高 库存仅为去年同期一半
  • 日媒:岸田计划26日与美国驻日大使一同访问曾被美国原子弹轰炸的广岛
  • 统计局:3月中旬生猪价格环比跌3.3%
  • 用量化工具预测阿根廷夺冠,民生证券这篇“神”研报是怎么出炉的?
  • 智通港股回购统计|3月24日
  • 快讯:房地产板块再度走高 海泰发展、市北高新、天保基建等多股涨停
  • 韩国“宁王”北美大举投资 投资15亿美元建立新动力电池企业
推荐内容
  • 高盛:微软成对冲基金最青睐的做多选择
  • 人民银行金融科技委员会召开会议研究部署2022年重点工作 高质量推进金融数字化转型
  • 快讯:房地产板块再度走高 海泰发展、市北高新、天保基建等多股涨停
  • 震惊公募圈!益民基金前总经理讨薪,争议焦点:每月工资到底是12万还是15万?
  • “薇诺娜”面霜被曝“发臭”?商家回应了……
  • 传花旗集团等全球银行面临承诺在俄担任托管银行压力